当前位置:首页> 声乐> 声乐的胸腹式唱法是怎摸做到的呢

声乐的胸腹式唱法是怎摸做到的呢

  • 冯初生冯初生
  • 声乐
  • 2024-05-05 00:47:01
  • 123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

声乐家常说:“谁懂得运用呼吸,谁就懂得歌唱”。由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一个优秀歌手必须要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一要嗓子好,二要懂得歌唱时正确的呼吸。总的来说就是要唱好胸腹式联合法的运用特点首先是保持吸气状态不变,向二肋、隔肌逐渐推动气息。利用这股气推动声带、振动发声,那么由振动产生的高位置自下而上流动的气息就能发出靠前的集中有一定宽度的声音,这就是所谓的“气声一体”的唱法。其核心就是要感觉到吸气的一瞬间肚子就稍微往内收了,而向内收的过程中要靠腹肌和横膈膜来控制。要明确认识到肚子肌肉往内收与隔肌向外扩张并不是矛盾的。另外唱歌时的呼吸还要和平时的呼吸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唱歌时需要比较多的气来维持声音的支持,因为只有在气充足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才扎实而有弹性。当然呼吸是个循环反复的过程,而每一次的呼吸又必须和歌声的连贯性以及声音的位置统一起来。由于每个人的生理结构及状态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过程中逐渐摸索和找寻适合自己的呼吸方法。

吸气要深

由于胸腹式联合法的运用特点是在保持吸气状态不变的前提下,隔肌逐渐向两侧外扩张,推着肋骨和气息逐渐下行,小腹向内微收,形成一种对抗的力量,这种对抗会使气息支持着声音向上流动并保持高位置,这样就能获得比较宽而扎实的声音效果。当然深吸气还包括吸气量要适中。吸气过少声音缺乏厚度和共鸣空间感;吸气过多又会限制声音的灵活性及产生不必要的压嗓问题。一般以吸气时自己感觉到腰腹部的膨胀感为佳。胸腹式联合法的气息支点主要是在腰围线周围以及后腰部位。要获得良好的共鸣效果首先要靠这种强有力的对抗形成一个支点来维持住声音位置和音强的稳定性,以此为基础再去强调其他共鸣区域,效果才会更佳。有人将这种感觉说成是声音感觉象水滴一样不断地泛上来。这就是运用正确的气息支持而产生一种垂直向上的力量并具有控制能力的体现。要想使这种方法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其实也不难。通过老师正确的示范和指导再加上自身的不断体会与摸索相信每个人都会很快掌握其要领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吸气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横膈膜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腰部肌肉的放松和灵活性。其实从歌唱艺术本身而言胸腹式联合法的关键所在就是要保持吸气状态并利用这种对抗形成的支点将声音效果靠前并垂直向上送出,与此同时腰围向后扩张而产生的反向作用力就会随之得到控制和加强声音的高位置效果同时也便完成了“位置统一”这一要求。“发声在喉头,声音要上去”,不仅要把高位置的声音点唱上去而且要将情感与共鸣相结合并通过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表达出来才能达到完美而圆润的声音效果。由于胸腔自然共鸣较少,声音位置靠前且集中穿透力强,所以一般以中低声区为主时采用胸腹式联合唱法效果最佳。

共鸣腔体的运用

在歌唱中要想获得良好的共鸣效果就必须善于运用各种共鸣腔体。由于人体的各部位形状不同所以产生的共鸣也各不相同。在歌唱中主要运用的是头腔共鸣和口腔共鸣以及咽腔共鸣这三个主要共鸣腔体。这些共鸣腔体与人体自身所具备的一些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就决定了不同的条件要唱出相同的共鸣效果是不容易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运用时要灵活掌握且要善于运用各部位共鸣的同时注重相互调节使之相辅相成才能获得更佳的共鸣效果。一般来说头腔共鸣主要是靠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来调节获得,它包括鼻腔、鼻窦及鼻咽腔等部位产生的共振效果。由于这些部位都处于高位置且集中靠前的状态所以产生的共鸣效果明亮集中而穿透力强。口腔共鸣主要是靠硬腭前部及口腔后部空间所产生的共振效果。它包括口腔、喉腔、咽腔等部位所产生的共振效果。由于这些部位都处于中低声区所以产生的共鸣效果比较自然且容易获得且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然要想获得良好的口腔共鸣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不断去体会和摸索才能逐渐掌握其要领的。另外在歌唱中我们还要善于运用咽腔这个可调节的共鸣空间来增强整体共鸣的音响效果且为其它共鸣腔体起到调节作用奠定基础。“在打开咽腔的过程中一定要使咽壁肌肉保持一定的张力,同时要与横膈膜及腰围肌等肌肉保持